《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31日05版)
  學生在聽豐田工作人員講解豐田的歷史。
  學生在接受防災教育。
  第一次辦理護照,第一次走出家鄉……當李雲豪站在北京首都機場國際航班的出發大廳時,他和同行的24位“小伙伴”已經完成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他們知道,即將有更多的“第一次”,這多少讓李雲豪和他的伙伴們有些期待。
  將這25位來自不同大學的大四學生聯繫在一起的,是豐田助學基金的訪日項目。這些年輕人由此踏上了為期8天的日本之旅。見學、游歷、參觀,瞭解這個東亞鄰居的風土人情。在參觀完豐田的工廠和展館後,“印象最深的是創新對企業和社會發展的推動。”這是許多同學此行最深的感受。
  這已經是豐田助學基金項目組織的第6次學生訪日活動了,2013年,組織者請來《從江戶到平成——解密日本經濟發展之路》的作者大野健一,請他講述日本怎樣從半開放狀態發展成今日景象。“組織訪日活動,希望能學習別國的經驗。”豐田中國社會貢獻部社會貢獻課課長範廣寧說。
  人生的許多“第一次”
  華麗的金閣寺、著名的名古屋城、美麗的富士山、優雅的皇居……這是學生們自己加在日本景點前的形容詞。
  在回國的飛機上,蘭州大學的楊思思一直戴著耳機,她說,之前做夢都沒想過會出國甚至是去日本,而豐田助學基金不僅幫助自己實現了大學夢,還幫自己實現了人生夢。“所以只能說我是幸運的。”
  “來日本的頭幾天,我基本上都是在一種滿滿驚愕感中度過的。驚愕的地方無外乎大家屢屢提到的清新的空氣,超高的國民素質等等。”這位個子不高的女孩聲音很響亮,“我們能在日本的各各方面看到中國古代的影子。亭台樓閣,城市佈局乃至很多禮儀及文化等等。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能更加註重這種文化和禮儀的傳承,現在我們的禮儀之邦的名號可能會更響亮一些。”
  在此之前,楊思思一直都覺得“自己是農家孩子,以後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每個月給父母一些花銷就已經算是鯉魚躍龍門了。”可是這次來日本之後,她的想法變了。“可能是在豐田紀念館里,我第一次覺得我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突然想過更有意義和價值的生活。”在訪日的某天晚宴中,豐田公司的一位高管說的一句話讓楊思思心裡“咯噔”一下。那位風度翩翩的長者說,他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想去看看世界,並且一定要坐飛機上的公務艙去看。“這不也是我夢想的生活嗎?可能是因為當時坐得離那位長者太近,我有種‘這夢想也不是很難,我努力努力也許可以實現’的感覺,瞬間增加了自己對未來人生的期待。”
  6年來,項目主辦方的工作人員更能體會活動給學生們帶來的變化。他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曾經參加過訪日活動的哈工大女孩。剛開始接觸時,她性格封閉,總是躲在角落裡,讓人很難記起。參加過一系列活動後,老師說,她變了,有主見、會表達。就是這樣一個女孩畢業時做出了驚人之舉,她放棄了讀研機會,要去更貧困的地方去支教。
  訪日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宋慶齡基金會的有關人士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短板在於視野不夠、自信少,與人交流的能力不強,與人建立合作關係的能力也低於城市裡的孩子。國家助學體系正在完善,很多企業參與到資助的行列里。現在,解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相對容易,而滿足他們價值觀和成長的需求更為迫切。這些清寒學子赴日參觀交流,能開闊他們的眼界,增強他們的信心。
  學到最多的是創新
  參觀豐田產業技術紀念館、元町工場、堤工廠、豐田會館、豐田交通安全中心、汽車未來館等地方後,李雲豪對豐田的歷史文化、經營理念、生產方式等感觸頗深。
  “豐田的成功源於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李雲豪說。如果不是參觀豐田產業技術紀念館,他絕不會想到豐田竟然是做織布機“起家”的,他也無法想象科技進步的道路會如此曲折,更不能真切感受到書本上所說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正意義。
  “從豐田佐吉發明日本第一臺人力織布機到改良蒸汽驅動、電力驅動的織布機,從手動換線到自動換線,從紡織單色布料到紡織彩色布料,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凝聚的都是辛勤的汗水和艱難的探索,同時帶來的是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這位20歲出頭的小伙子總結起來有模有樣,“豐田決定把重心轉移到汽車上後,更是執著於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從無到有,從模仿開始到自主創新,先後研製出了自己的鋼板、模具、發動機,終於造出了第一輛日本自己的汽車,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使其成為同行中的翹楚。”
  李雲豪還總結了豐田“為車、為人、為環境”的經營理念。為車,豐田作為汽車生產商以生產高質、節能、環保的好車為己任,絕不讓次品流入下一個工序。為瞭解決問題、消除次品,豐田不惜停掉整條生產線,並加大對研發的投入,生產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好車。為人,豐田始終秉承客戶至上的理念,著重客戶體驗,儘力保證客戶的行車安全。豐田交通安全中心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增強客戶和民眾的安全行車意識,“體驗酒駕、感受駕車視野盲區、ABS防抱死剎車系統”等環節的設計,無一不體現以人為本。為環境,堤工場是豐田公司節能環保的榜樣,工場白天使用太陽光聚集裝置採用自然光照明,房頂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滿足工場部分用電,實行環保積分卡制度激勵員工保護工廠周邊環境,組織工場員工在廠區周邊植樹保護地球環境。
  保證汽車品質不讓次品流入下一道生產工序是豐田的生產方式,這同樣給李雲豪留下深刻印象:汽車的生產主要經歷衝壓、焊接、塗裝、組裝四個環節,工序複雜,只要有一個工序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車質量;而豐田的可視化管理有效避免了次品流入下一道生產工序,實現在必要時間內生產必要數量和必要質量的產品;同時,自動化大大減少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為員工提供輕鬆的工作環境,有利於提高員工工作質量。
  得到的啟示
  豐田中國社會貢獻部部長李德木說,每年策劃訪日活動,他們都絞盡腦汁。“我們每年都在反覆地斟酌,讓學生們來日本看什麼、體驗什麼。重要的是,讓學生們瞭解日本的一些習慣或者豐田的理念,形成思想上的碰撞,這些對他們會有啟發。”
  範廣寧認為,青年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讓中國的青年人瞭解日本曾經走過的彎路,有利於中國避開發展中的陷阱。現在一些人認為日本製造代表著高品質,但在很多年前,“made in Japan”是山寨和低劣品的代名詞。日本也經歷過改革開放,走過出口創匯、勞動密集型發展的路,也面臨著產業升級、科技進步、老齡化社會等問題。中國的學生瞭解這些,有助於從中吸取經驗,少走彎路。
  李德木認為,培養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會立竿見影,但是至少學生們來過,他們判斷事物就會相對比較客觀,這種理性和客觀對中日雙方都是好事情。
  (楊傑)  (原標題:第一次走進“鄰居”的家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v88wvwir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